漢序 (2001)

兩年多前,我為聖莊的第二本彩色攝影集《原色心境》寫了一篇長序,對他的攝影藝術的精神嘗試做了一些分析。轉眼間兩年過去了,在此期間,我離開了公職,正打算尋找退休後的生活方式。聖莊又來到台灣,告訴我,他正要出版第三本攝影集,希望我能再為他寫一篇序。其實我對他的藝術的看法,已經說完了,再寫恐怕也無甚高論。可是聖莊表示給我足夠的時間,讓我退休生活穩定了再說。

我知道他的意思是要我看看他近兩年來的作品,有甚麼特別的收獲。可是我知道聖莊是一位成熟的攝影家,他在上個集子出版的時候已經有了固定的風格,以他擇善固執的個性來說,不可能忽然改變了鏡頭中的世界。今天再向讀者介紹他的攝影,不過是在他的作品中再尋找一些上次沒有注意到的特質而已。

在上一篇序文中,我對聖莊的作品提出了三個重要的觀點。第一點是認為聖莊的作品充滿了深沉的悲思。他是一位看似無情卻有情的藝術家,因此他永遠在鏡頭中尋找悲苦的都市環境。第二點是指出聖莊是用攝影機來創作的抽象畫家,他不斷用真實存在的影象,表達藝術家的抽象心靈中的永恆。他用藝術家的慧眼,在微不足道的、萬般無奈的生命痕跡中,找到生命的真實!第三點是指出他的作品中雖沒有人的形象卻具有高度的人間的關懷。他的鏡頭老是尋找破敗的物象,是因為破敗更能呈現自然的力量在時、空中的運作。他是一位反映人類宿命,在人文中尋找自然的藝術家。

我看了他這次結集的作品,上次我所寫的三個觀點大體上仍然是適用的。希望有興趣的讀者,找出《原色心境》來,讀讀我的原作。在這裏,我願意再提出四個觀點,幫助讀者進一步的了解他的作品。

秩序感

首先我要說的,是聖莊作品中所特有的秩序感。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深沉的感情,但表現在外的卻是一種特有的畫面品質,可能只有對建築藝術有高度修養的人才能掌握。聖莊是自掌握宇宙之極靜為美感的建築家。他的藝術的兩個支腳,一是孟德里安的幾何精神,一是日本式住宅的空間組織。總合的說,可以用東方的禪與道的「明心見性」的哲學來說明。這就是為甚麼他學了建築卻不容易從事建築業務的原因。這個世上可以接受建築來表達心性的業主實在太少了。

要表達心性,在視覺形式上必須單純。建築上如此,攝影或繪畫何嘗不是如此。當心中毫無雜念時,形象代表的感性價值才顯現出來;精確的比例與構圖才能充份掌握。只有在心性的領域裏,才能體會到形式的比例與構圖與感性價值間的關係。近年來,台灣有很多聞人奢談人文與科技,卻始終無法說明白何謂人文精神,就是因為他們並未進入探討精神的心性世界。

秩序的建立要從無開始。然後是幾條水平或垂直線。敏感的讀者會注意到,聖莊大部份的作品都是水平或垂直構圖的:有些是一條線分為上下或左右兩塊,有些是兩條線分為三塊長方形或一直二橫。在這樣簡單的構圖中,聖莊把生命的痕跡轉化為視覺的饗筵。

我看他的作品,好像看到他正襟端坐著,也許說坐禪更正確些。他挺著腰版,一語不發,心神集中,雙目平視,觀察眼前的世界。那是因為他執攝影機的方式,永遠是與要拍攝的物象平行。他不願使用特殊的技術或角度,以免歪曲了心性中平靜的天地。在畫面上沒有歪斜的線條,與他眼前的門框一樣。

攝影機是可以掌握深度的,但是聖莊會把畫面視為心版,希望一切都鐫刻在平面上。所以他的鏡頭所尋找的永遠是一個平面。面是空間的開始,也是空間的永恆。在建築的世界裏,空間是平面的組合,平坦無形的表面是美感的源頭,生命的起源。

故事性

其次我要說的,是聖莊作品中的故事性。故事性與幾何的美感原是站在對立位置的。但是如果對人生的戲劇沒有敏感的嗅覺,幾何就成為乾枯的骨架,失掉生命的意義了。

在一個簡單的畫面上表達故事性,不但要銳敏的觀察,而且要相當的幽默感。自表面上看,聖莊是一個嚴肅的藝術工作者,是用靜觀來體察外物的哲學家,可是在骨子裏,他對人生有某種不易覺察的幽默感,不時的反映在他的攝影作品中。他的個性中有某些成份的浪漫的本質,缺少了這些,生命就缺少了生動的元素。有了這些,就可在欣賞他的作品時,有時候不禁發出會心的微笑。

他對相片的色彩與質感的呈現是非常敏感的。這當然是攝影家共通的條件,但是正確的色彩與質感是呈現內在戲劇性的要件。在他的作品中,都可看到不太清晰的,塗抹的文字與圖樣,或者反射的影子。對於細心的讀者,這可能正是趣味的焦點。如果沒有不妥協的對印刷的要求,有些內容可能因此而消失,至少減少了在整個構圖中的份量。

在聖莊的抽象構圖中,戲劇性的體會需要一些想像力。它並沒有告訴我們一個故事,可是由於畫面上的有趣的元素,使我們不禁想像一個故事。我看他第七十八頁的一幅作品,呈現出一根柱子兩邊的兩扇完全相同的黑色百葉門,而且上了同樣的鎖。只是一邊的門低一點,鎖的位置也低一點。除了構圖的強烈吸引力外,我不禁想這兩扇門代表甚麼人間關係呢?柱子上隱約顯出的梳了非洲爆炸頭的黑人又代表甚麼意義呢?左扇門上用暗紅色寫了「我愛Michael」的字樣使這個灰、黑、藍為主調的相片,呈現出一絲浪漫氣氛。門的後面似乎掩蔽著一個神秘的故事。

靜觀的心象

聖莊的作品,對我而言,最精彩的部分反應了東方靜觀的精神。

世界萬物自一個角度看似是生龍活虎的存在著;自另一個角度看,一切只是虛空,十丈紅塵不過是一片沉寂。人的精神世界要在這紛擾不息的感官世界上超昇,必須通過靜觀的功夫。就是在這一點上,藝術的創造才與人生的價值相契合,藝術家也就是不使用文字與語言的哲學家。

美感是靜觀的產物。如有超然之心情,無處沒有它的存在。蘇東坡說,「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。」其意義就是如此。把古人的用意使用到今天,靜觀的對象就不只是清風明月了。人間的一切,世上的百相,莫不可以自靜觀中得到無上的美感。

這是現代西方藝術中缺少的成份。西方文化太入世了。他們如不追求俗世的美感,就是發掘人世的醜惡,把一切精神放在外在世界上,隨著外界的變動而變動。即使是抽象的藝術,還是充滿了內心反應於外在世界的動盪。可是聖莊的作品,可以使人立刻回到自己的內心世界。

我把他的作品照片攤在桌面上,忽然感到藝術之所謂具象與抽象的分類是沒有意義的。世上之象只有心象而已。靜心觀之,可以是美麗的大千世界,也可以是一些形色的組合而已。象本無象,唯在我心中成之。這是我對聖莊作品的看法。

觀自在

在這個集子的開始,他收了十幾張以圓形為主要形象的作品,是很有意義的。幾何形是抽象之極,可是中國文化中,由於崇尚自然,並沒有在藝術中出現圓形。只有宋代以後出現的太極圖中,以圓形代表渾然一體的本源。因此是抽象之極也就是靜觀之極的宇宙圖象。很有趣的是他的作品中呈現的圓形,有完全不同的色感與質感。一個單純得不能再單純的形象,也可以把我們的思路帶到浩渺的無限的大自然中。它們不是太陽,不是月亮;也是太陽,也是月亮。

如果你要尋找具象,他的作品中充滿了自然的形象。喜歡大自然風光的人,會找到幾張非常壯麗的山林景觀。也許是油漆匠不小心留下的痕跡,也許是雨水沖蝕的版面,也許是日曬造成的斑駁。然而你認為它是山林,它就是如假包換的山林,層峰疊密,引人入勝。你如跳脫形象,回歸本然,則覺眼前豐盛的一切不過心中偶然出現的幻影而已。

同樣的,對於西方文化背景的人或喜歡看到人的形象的讀者,這個集子中可以看到動人的面容。九一、九二頁,兩塊銹蝕的鋼版上的三個方洞,可以滿足很多人的人文的想像。從這裡看,聖莊是深厚的人文主義者。在這樣破舊的銹痕斑駁的版面上,可以看出悲痛與恐懼的表情,人性的吶喊。這是很多西方藝術家用畫筆都不容易表達出的境界。然而如果你把它倒置,一切動人的想像都消失了,回歸到寂然的、永恆的時空;一首無字的詩。

這也許就是聖莊所說的觀自在吧!

漢寶德
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